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7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要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在與會代表和廣大官兵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堅決貫徹統帥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導向,堅定信心、直面挑戰,確保如期完成“十四五”規劃既定目標任務。
完成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離不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體系支撐。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要強化軍地合力,抓住我國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機遇,健全先進技術敏捷響應和快速轉化機制,加快發展新質戰斗力。
全國人大代表曹京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是一名從事艦艇腐蝕防護與新材料應用的科研工作者,“十四五”期間參與了多型主戰艦艇的材料體系設計。2022年,我們在研制某新型防護材料的過程中,依托國家海洋材料創新聯盟,引入關鍵技術支持,突破了長效防護與環保降害兼顧的瓶頸問題,材料使用壽命提升了60%以上。實踐證明技術響應越敏捷,轉化鏈路越暢通,新質戰斗力的生成就越高效。”
“科技創新是沒有硝煙的戰場,要成為合格‘戰士’,既要從宏觀戰略層面理清思路,又要從細節點滴抓緊抓實。”曹京宜代表深有感觸地說。
曹京宜代表從事海軍裝備防護工作,帶領團隊為提升海軍裝備防護與新材料應用水平潛心鉆研、集智攻關。“提到艦艇裝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先進的武器平臺、靈敏的偵測設備和強大的指揮系統。殊不知,防護工作同樣重要。”曹京宜代表告訴記者,不少人覺得裝備防護就是解決“外觀不好看、管子漏點水”之類的小問題,防護技術創新就是研發新材料、新工具,“實際上,防護工作是系統性的,具有全地域、全周期、全時段、全方位等特點。”
曹京宜代表介紹,他們在科研工作中注重轉變分散模式、粗淺模式和被動模式,自上而下建立裝備防護機制,努力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海軍裝備防護水平。
“大戰略讓我們看得更遠,小細節讓我們走得更穩。”曹京宜代表說,作為軍隊科技工作者,既要搭好國家科技創新大戰略的“順風車”,又要激活讓創新因子充分涌流的“動力源”,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緊在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讓科技優勢不斷轉化為能力優勢、制勝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