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江蘇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投資基金在南京舉行簽約儀式,首批6支子基金現場簽約,省政府副省長馬秋林出席并講話。
化工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江蘇省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化工產業的安全環保問題,一直是制約我省化工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去年以來,江蘇省持續深化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我省組織開展全覆蓋、兜底式大排查攻堅行動,對化工園區、化工企業開展‘一園一策’‘一企一策’的評估認證。”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周毅彪介紹,1-10月,全省完成關閉退出化工企業557家。在去年取消10家化工園區定位的基礎上,今年又取消了11家。目前全省化工園區集中區已經減少到29家。
在簽約儀式上,馬秋林指出,設立江蘇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投資基金,是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部署、加快推動化工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必將有力支持和推動我省盡早建成現代高端化工產業體系。他強調,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我省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立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基金,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化工產業發展,既是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的具體要求,更是創新財政支持化工產業發展、提升政府資金引導效能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完善部門協同和責任落實機制,切實保障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投資基金的高效運營。
簽約儀式由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樂夫主持,省財政廳廳長、省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辦公室主任儲永宏,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周毅彪分別致辭。
儲永宏表示,省財政廳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支持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深入開展,在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的同時,積極會同省工信廳,研究設立了首期規模100億元、目標規模200億元的江蘇省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投資基金,重點投向化工園區提檔升級、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土壤修復與整理等方面,并得到許多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強調,推動基金健康運營、實現基金政策目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希望各子基金管理人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規范開展投資,市縣財政部門要積極協助基金與項目對接,省政府投資基金要充分發揮母基金集聚平臺功能,通過各方攜手,共同推動我省化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此次簽約活動由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共同主辦,現場簽約的6支子基金總規模52.7億元,由省政府投資基金、省沿海集團、省高投集團、洋井石化、中信建發、南通及宿遷產業基金和南京江北新區、如皋、濱海等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省政府投資基金管委會委員、有關市縣政府領導、各設區市財政和工信部門、全省14家化工園區和15家化工集中區、基金出資人和管理人代表等參加了本次簽約活動。